研究报告

  • 沙棘嫩枝扦插生根技术研究

    丁蕾;李显玉;乌志颜;王宇航;齐凤珍;刘冬丽;王江虹;

    采用自动化全光喷雾技术,对沙棘按不同插穗长度、不同生长剂、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密度、不同种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穗长度下的生根状况不同,插穗长度在16~20 cm生根率、平均根长表现最好;12~14 cm生根率、平均根长表现良好。不同生长剂对沙棘生根影响差异显著,生根效果最好的是吲哚丁酸(100 mg/L),与清水对照(CK)相比生根率提高了14.2%。不同扦插时间对沙棘生根效果差异显著,扦插最佳时间是7月10日,生根率、平均根长分别为95.7%、13.23 cm。扦插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苗木质量的好坏,研究得出:扦插密度在800株/m~2时生根率最好,生根率、平均根长分别为94.3%、9.76 cm。不同种源沙棘生根表现为:种源1>种源3>种源4>种源2。

    2022年03期 v.50;No.19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顺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陈恩长;李晓芳;孙乾秋;杜俊;

    通过对安顺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发现安顺市共有林木种质资源140科507属1654种,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0科22属43种,被子植物129科484属1610种。本次调查结果使得安顺市林木种质资源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记载,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安顺市林木种质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2022年03期 v.50;No.199 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贵州金花茶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徐超然;张家才;龙海燕;陈菊艳;邓伦秀;

    本文以贵州金花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原产地植株与引种地植株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为该种的多样性研究、花期管理、良种选育以及迁地保护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者的花期存在明显差异,原产地群体于2月26日开始开花,花期为34 d;引种地群体比原产地延迟半个多月开花,花期为20 d。原产地单株开放时间为16~34 d;引种地单株开放时间为12~17 d。原产地植株的苞片、花萼、花药的长和宽、花瓣的宽、花丝的长、以及花药与花丝数量等特征明显大于或多于引种地植株,仅花瓣和花丝的长略低于引种地植株。原产地的花粉存活率随花逐渐开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022年03期 v.50;No.199 1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4种石斛在贵阳的适应性初探

    江荣慧;杨焱冰;李兰;田凡;李从瑞;王莲辉;颜凤霞;

    本研究从云南、四川等地引进24种石斛,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定植保存,观察石斛茎的生长,统计石斛的存活率及花期。结果表明:24种石斛中19种的存活率在90%以上,每种石斛的茎都能发新芽和开花。本研究将为石斛资源的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2年03期 v.50;No.199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光照强度对华西花楸幼苗生长和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梁康;张廷忠;陈菊艳;陈荟;

    以1年生华西花楸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黑色遮阳网模拟不同光照强度(CK:100%,A:30%,B:60%,C:90%)培育华西花楸幼苗,探讨其对华西花楸幼苗的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华西花楸幼苗育苗所需的光照强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幼苗经一年遮荫处理后,华西花楸幼苗的苗高和冠幅均在30%光照强度下最大,而冠幅在90%光照强度下最大,其苗高、地径和冠幅均在全光照下较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幼苗净光合速率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均呈M趋势,相反,胞间CO_2浓度呈W趋势;而幼苗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气孔导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它们光合作用特征的日变化整体均呈现CK>A>B>C。

    2022年03期 v.50;No.199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贵州树蜂1新纪录种记述(膜翅目,树蜂科)

    吕梅;郑红军;喻三鹏;胡凯;刘童童;王芳;张念念;邱建生;

    本文报道了贵州树蜂科树蜂属1新纪录种——新渡户树蜂,并对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记述,标本保存于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标本室。

    2022年03期 v.50;No.19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退出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分析

    吴建普;胡廷睿;朱惊毅;陈燕;骆畅;郭群毅;黄小龙;易茂红;

    为全面了解贵州省退出的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分布特征及分布原因,系统统计了全省各地退出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养殖场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样本T检验分析了动物种类之间及与当地的年末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面积的相关性和各地动物数据差异性。结果显示:全省退出的禁食陆生野生动物数量以虎纹蛙最多,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依次为蛇类、竹鼠、帚尾豪猪、蓝孔雀等其他动物,其中黔东南州竹鼠分布数量最多,遵义市帚尾豪猪分布数量最多,黔西南州蛇类、蓝孔雀分布数量最多;各市(州)、县(市区)养殖场数量、动物数量多存在差异性。各地动物呈现养殖规模不均衡,养殖场多为小规模养殖,大规模养殖的多为蛇类,帚尾豪猪、竹鼠有少数大规模养殖,这与养殖场的带动作用、养殖技术难易程度、动物的生态习性等因素有关。各县(市区)的养殖场、动物总量、竹鼠、蛇类的数量与年末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而蓝孔雀、帚尾豪猪、其他动物则与之呈正相关,养殖场和动物与土地面积多呈正相关。

    2022年03期 v.50;No.199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黔中地区3种主要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姜霞;丁访军;刘延惠;陈志萍;

    为探究黔中地区城市森林主要造林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筛选可能具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潜力的木本植物。以马尾松、杉木、香樟3种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ICP-OES测定植物和土壤中5种重金属(Cu、Mn、Ni、Zn、Cr)含量,比较不同树种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结果表明:黔中地区城市森林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为轻度污染。杉木对Mn的转移系数大于1,富集系数为0.74,表明杉木是Mn的富集植物;马尾松对Zn的转移系数为大于1,富集系数为1.52,对Mn的转移系数为大于1,富集系数为0.91,表明马尾松是Zn、Mn的富集植物。

    2022年03期 v.50;No.19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综合评述

  • 杜鹃花科研究热点综述

    陈俪心;杨旭;李鹤;戴晓勇;杨成华;

    杜鹃花科植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药用及科研价值,吸引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杜鹃花科植物的分类学、菌根多样性、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等热点领域的研究历史和最新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3期 v.50;No.199 45-5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喀斯特山区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处置机制构建——以贵阳贵安为例

    熊方;罗小棋;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扑救,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贵阳贵安秉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范措施,优化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市、县、乡运行顺畅的森林火灾预防处置机制,指导贵阳贵安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科学运行。

    2022年03期 v.50;No.19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InVEST的黔中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陈谋会;林泽北;周学霞;伍娬;王志杰;

    以典型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InVEST模型和GIS技术,定量评估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碳储量和水源涵养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和聚集效应;(2)碳储量功能对贵阳市生态环境状况起主要控制作用;(3)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面积较大,集中分布在连通性较高、便于物种扩散的生态保护核心区。本研究可为实现生态资源动态平衡和科学构建城镇化推进格局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2022年03期 v.50;No.199 56-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技术应用

  • 数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杨霞;朱佳敏;赵玉雪;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应用于农业和林业领域。基于“3S”的数字技术在营造林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病虫害管理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一定的应用空间。本文综述了数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能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防控技术相结合,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2022年03期 v.50;No.199 62-6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